丨寺院通告
副标题
梵印心韵
2022年1月13日下午,由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宗教工作三处处长侯广勇、一级调研员肖碧源、干部廖爱文、二处干部周守义 、组成的联合检查组,莅临观音寺检查消防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。东莞市市委统战部副部长、东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胡炳棋 、市委统战部宗教工作科科长袁中原 、市消防救援支队塘厦大队教导员赵前、虎门镇统战办主任邓锡标等陪同检查。观音寺方丈觉悟大和尚介绍防疫相关情况。观音寺方丈...
观音寺美图欣赏 观音寺东莞观音寺微信公众号美图欣赏推送已有近十期了,观音寺随喜赞叹十方善信支持与积极投稿。为更好的弘法利生,传播正能量,增强与十方信众互动,观音寺文化部决定文创投稿作品不仅仅只限于图文视频,现增加书法作品,绘画作品,音乐作品,设计作品,各类原创作品皆可投稿。只要是您发心的,那一念有灵之感,能展现美好与正能量的皆...
中国禅宗史上有个名气很大的禅师,叫赵州和尚,几乎是无人不知、无人不晓。赵州和尚法名从谂,俗姓郝,唐代曹州郝乡(今山东曹县一带)人。他幼年出家,得道后,大部分时间住在河北赵州观音院,弘扬禅法,人称“赵州古佛’。这位禅师的言行超常,声称“佛是烦恼,烦恼是佛”。其禅语法言传遍天下,时称“赵州门风”。 赵州和尚最著名的公案是“吃茶去”。“吃茶去”实际上是一则禅林法语,说起它的来历,却有一段有趣的故...
禅茶指的是寺院僧人种植、采制、饮用的茶。主要用于供佛、待客、自饮、结缘赠送等。禅是一种境界。 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概括为“正、清、和、雅”。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,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、相互影响,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,即禅茶文化。 茶与佛教的最初关系,是茶为僧人提供的无可代替的饮料。而僧人与寺院促进的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,进而在茶事实践中,茶道与佛教之间...
中国品茶的历史非常久远,且茶叶的种类较多,有传统名茶和历史名茶的区分。关于中国十大名茶的说法也较多。 最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时候,就将碧螺春、信阳毛尖、西湖龙井、君山银针、黄山毛峰、武夷岩茶、祁门红茶、都匀毛尖、铁观音、六安瓜片评为中国十大名茶。 到1959年中国的十大名茶评比的时候,又将西湖龙井、洞庭碧螺春、黄山毛峰、庐山云雾、六安瓜片、君山银针、信阳毛尖、...
禅茶的文化蕴藏 禅茶文化的精神是“正、清、和、雅”,禅茶的“正”就是八正道,“清”就是清净心,“和”就是六和敬,“雅”就是脱俗。 禅茶与八正道 泡茶、喝茶,可以说与修行佛陀的教诲“八正道”一致。因为泡茶时,要以正念、正定的心境,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、香、味。 此外,静静地喝茶的态度,也类似于坐禅修行法。有句话说:“茶禅一味”即喝茶和修禅是一个味道。 八正道的解释有两...
东莞大岭山观音寺《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》编号:粤(2022)0000039